民族乐器普及——古琴.doc

作者:网络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古琴

简述: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古琴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是汉族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历史介绍:

先秦:琴被用于伴奏和演唱,称为“弦歌”。

战国:随着音乐的不断进步,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

两汉: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已知最古老的成文琴指法乐谱可追溯到汉朝。

魏晋: 士族阶层出现大量不依附于朝廷的文人琴人,他们不仅弹奏,而且创作大量琴曲

南北朝: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琴谱

隋唐:唐代减字谱逐渐成熟,成为了记录琴音乐主要谱式。初唐时琴也传到朝鲜和日本。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

宋元: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无不以能琴为荣,达到历代好琴的顶峰,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

明清:明清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

近代:古琴逐渐纳入音乐专业教育体系,

现代: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音色:中国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

散音:散音七个,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

泛音:泛音九十一个,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

按音:一百四十七个,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琴音的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

技法: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弹弦出音。

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

古琴的右手弹弦亦有手指之别与指背甲弹与指面肉弹之别。右手的弹弦是由大指、食

标签: 古琴 中国传统乐器 八音丝类 唐代减字谱 琴音特点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