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1月28日,由南沙区文联、广州图书馆主办的《盛世回音——箜篌展》在广州图书馆开幕。此次箜篌展共展出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29架,全方位地展示了箜篌的面貌和历史,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阐明了箜篌、竖琴、古琴等中外乐器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实物还原的方式再现了几千年前的汉唐盛世、礼乐繁华。这29架箜篌的制作者黄祎琦,1939年出生于香港,现居广州南沙,是一名新南沙人。他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古木箜篌研制者,自称“箜篌匠”。
在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但是,人们却很少有机会能见到古代的箜篌实物。南沙区文联主席黄健生说,为了能让更多普通人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这项古老乐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办这次箜篌展。在他眼中,黄祎琦不仅是一名严谨、细心、精益求精的箜篌匠,也是一名诗人,“用诗意的觉醒珍视重塑的箜篌”。展览开幕当天,古老的箜篌引来了人们的阵阵赞叹,热烈的现场刮起了一阵“箜篌小旋风”。黄健生表示,展览原计划展至2月20日,鉴于反应热烈会适当延期。春节过后,黄祎琦还将在广州图书馆做一场箜篌的专题讲座,让“箜篌小旋风”来得更猛烈。
壹
汉唐时期箜篌演奏达到顶峰
箜篌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中国,比箜篌更加古老的乐器,只有石哨、骨哨、骨笛、埙、陶笛这五种。箜篌制作者黄祎琦介绍说,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如果从严格意义来区分,卧箜篌与后两者分属不同种类的乐器,只是共享一个名称。“卧箜篌属于中国古代汉族乐器,与琴瑟同源。竖箜篌和凤首箜篌则由外国传入,二者与今日的‘竖琴’同宗,主要经由陆路的中亚与水路的东南亚这两条线路传播而来。”
竖箜篌在汉代时从波斯传入,凤首箜篌则与竖箜篌相近,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在盛唐时期,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外交兴盛,在十部伎乐中,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都有使用,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巅峰时期。不但宫廷中帝王自己能演奏,梨园弟子也有人学习这项乐器,唐代诗人常常将箜篌写进诗句中,民间女子也常在生活里以箜篌演奏哀怨曲调寄托相思之情。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唐人《箜篌赋》记载:“靡靡乎荡心,洋洋乎盈耳。”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的箜篌也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奈良正仓院,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件。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唐代箜篌作为从西域传进来的乐器,虽然音色动人,很受人们欢迎,但在保守派人士眼中,仍然被看做是非正统之物。唐代安禄山之变后,宫中乐人流至民间,能够教导和弹奏箜篌的优秀乐手本来就不多,民间演奏箜篌的人也多半技艺普通,这为箜篌后来的没落与失传埋下了伏笔。宋明之后,皇家乐器箜篌越来越少被使用,后逐渐离开宫廷舞台,被古筝、古琴所替代,直至慢慢失传消失。后人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比如敦煌壁画就有很多汉唐盛世的箜篌风采。黄祎琦说,箜篌图像留存至今最多、最具体的是唐箜篌,虽然外观有所不同,但结构和大小非常接近。
贰
与唐箜篌结缘
1939年出生于香港的黄祎琦,一生从事民族乐器教育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他与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相识。在多次见面和书信交流中,曹教授一直对古代箜篌失传且未能重塑感到惋惜,他希望黄祎琦能尽力去研究和探讨,于是赠予他《话说箜篌》一文,让他能进一步了解箜篌的发展历程。此前,黄祎琦以研究竖弹乐器(HARP)为主,和竖箜篌正是同源的关系,这也成为他研究箜篌的契机。
之后的日子里,黄祎琦经常往返于京港两地,和曹正教授一起研究竖箜篌和其余的弹弦乐器。当时的箜篌资料非常不齐全,竖琴的资料则相对丰富,黄祎琦开始从研究竖琴着手。1998年10月底,在香港举办的亚洲艺术节上,日本艺术家带来了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箜篌残件的数据,这一数据提供了可供佐证的重要依据,也为黄祎琦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突破:不仅加深了他对唐代箜篌的认识,更让他通过科学方法用残件尚存的数据,分析和推算出了原箜篌的数据。由于缺乏制作场地和原材料,2007年,退休后的黄祎琦和太太一起移居广州南沙,正式开始重塑失传的古乐器箜篌。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黄祎琦做了绘图设计,四处寻找合适的木料,购买机械设备,2009年开始,开始真正重塑唐箜篌的工作。这个充满未知的过程中,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了,有的木料做到一半时会中途断掉,有的弦绷到中途时会断开……经历了多次失败后,2011年底,黄祎琦制作的两台箜篌问世,他将其命名为“盛世箜篌”,他也成为重塑可演奏的唐箜篌中国第一人。
黄祎琦说:“盛世箜篌是参照流行于唐代的竖箜篌残件数据,以及高昌古都壁画伎乐五人图里的箜篌图像,通过研究唐代竖箜篌而重塑的箜篌。”他还强调说,这不是复制或复原,而是在原有结构和数据的基础上,加上现代的因素、演奏习惯而重塑的箜篌,宜古宜今。2012年1月,盛世箜篌在南沙区文联迎春会上第一次登台亮相,一曲《盛世华章》让人们再次领略到这种古代乐器的魅力。
叁
盛世箜篌比现代箜篌更难制作
在黄祎琦重塑唐箜篌之前,其实也有现代箜篌的制作。早在1958年,沈阳乐器厂民族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就开始了对箜篌的复制改革工作。他根据中国古筝按变音的特点,结合西洋竖琴的结构原理,制成了一台新型箜篌。这个结构设想为现代箜篌后来的改革做了创造性的铺垫。
上世纪70年代末,由关立人、王湘、蒋柏松、曹正、张琨、崔君芝等人组成的箜篌改革试制小组成立,以崔君芝为首提出了以卧箜篌和竖箜篌结合,创新制作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箜篌。1984年,赵广运研制出第一台“雁柱双排弦脚踏式全转调现代箜篌”,为现代箜篌在民族乐团的使用解决了转调难的问题,并且被现代箜篌研习者广泛使用。 90年代,黄祎琦也设计制作了两款“单排弦桥码现代箜篌”,包括36弦和29弦。相对于雁柱,桥码更有利于音箱的共振、改善音质,而且结构简单,使琴的制作工艺简化,并在1992年获得了国家专利。2013年,黄祎琦又重新设计制作了一台30弦单排弦桥码现代箜篌。
如果从外观上看,现代箜篌和唐箜篌最大的不同在于多了一条前柱。也正是由于少了这条前柱作支撑,琴弦的两端分别装在音箱的复手和横木上,要独自承受上百斤的拉力,重塑唐箜篌有了更大的难度。为了找到合适的弦,黄祎琦也费尽功夫。苏州丝弦本来是上乘之选,但缺点也无法克服,只要换上一条丝弦,就容易走音,好不容易调好音,可能一首曲子还没弹完,弦就断了。几经周折后,黄祎琦找到了尼龙弦,它的发音有点像丝弦,粗细一应俱全,而且也很结实,不会轻易被弹断。
肆
盛世箜篌走向全国
在最初两台盛世箜篌诞生后,黄祎琦有了更高的追求,要让箜篌的外形更为美观典雅。于是,他开始为箜篌的音箱彩绘图案。黄祎琦的太太许碧兰从事古筝教学三十余年,她在业余时间修习过香港中文大学的国画和裱花课程,于是,为箜篌设计彩绘的担子就落在了她身上。许碧兰说:“箜篌不单是一件乐器,更是一件美术品、工艺品。”她为每一件箜篌设计的彩绘都不重复,经常从龙、凤、喜鹊、丹顶鹤等元素中吸取灵感。为了给箜篌穿上美丽的衣衫,她常常去漆画展览会上学习,不管是广州还是北京举行的展览,只要有时间,她就一定不会错过。
随着盛世箜篌的问世,2012年1月至今,黄祎琦、许碧兰伉俪带着盛世箜篌和古琵琶在国内各处开展文化交流,让千年古乐传遍大江南北。
2013年5月,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找到黄祎琦,请他为大型音乐活动《印象国乐》首演提供四台盛世箜篌,其中两台为乐队定制,命名为“龙凤呈祥”。出于对乐团的尊重,许碧兰对乐团定制的两台箜篌重新构思,为了和《印象国乐》其他乐器的风格吻合,“龙凤呈祥”采用了朴实的漆画,分别以龙和凤为主题,再书以“中央民族乐团”六个篆体字。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部分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的夫人参观游览颐和园,并观赏根据名画《簪花仕女图》设计改编的宫廷乐舞《炫舞羽音》和京剧名段串编的《巾帼风采》。在《炫舞羽音》中,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青年箜篌演奏家鲁璐使用的箜篌,也是黄祎琦根据敦煌莫高窟中的箜篌壁画制作的。这台箜篌被命名为“律羽腾”,音箱整体为墨绿色,上边绘有花纹,非常典雅大方。
伍
复原新疆出土箜篌
20年前,新疆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出土了两件距今约2700年的箜篌,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填补了箜篌考古界的空白。2003年,新疆鄯善县又发掘出两件箜篌。2015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局委托黄袆琦复原新疆出土的箜篌,让两千多年前的木箜篌完整地重现人世。委托书上写着,黄祎琦是目前中国唯一古木箜篌研制者,特委托他做这项研究和复制工作。
黄祎琦接受了这项委托,但他也在委托书上写明:“尊重国家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此项目不收取研制费用。”黄祎琦说,这份委托书已经是对他的认可,他做箜篌的复原工作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真正从心底热爱这项古乐器。“人们总是说古代箜篌的图文很少,以前也没有出土文物,但自己不去主动探索和发掘,这才是箜篌失传的主要原因。”
根据专家的出土报告,且末箜篌包含有三种木材,音箱有胡杨木和梧桐,弦臂有柽柳枝。但是,由于黄祎琦一直在广州南沙制作箜篌,他因地制宜,在复制时采用了美洲白松木、泡桐、番石榴木等木材,面板的皮面则用了羊皮,弦线用了乐器专用的羊肠线。因数据基本完整,动手还原的问题不大。目前,黄祎琦已经还原了三台且末箜篌,最近在复原第四台,计划在4月份完工。
陆
曲谱欠缺,后继乏人
箜篌制作工艺繁复,制作一架箜篌往往需要6至9个月。“懂得制作竖箜篌的,目前中国就是黄袆琦一人;懂得弹奏的,全中国也就十几个而已。”许碧兰说。她同时也是竖箜篌的演奏者,这几年,她和黄祎琦带着盛世箜篌,让千年古乐传遍大江南北。在展览开幕式上,星海音乐学院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生张倩为观众演奏了一首乐曲,现场观众无不称赞。张倩说,“传统乐器难的不是技法,而是演绎出它的味道。”
目前,没有箜篌的曲子流传下来,这是重现箜篌盛世乐音的最大问题。黄祎琦和许碧兰伉俪说,他们也在和热爱箜篌的朋友一起来编写箜篌的曲谱。接下来,他们还想办箜篌培训班,让更多人能学习这项古老的乐器。
在展览现场,有星海音乐学院的相关学者说,他们正在编写相应教材。南沙区文联负责人也表示,目前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文图片除标记外,均由展览主办方提供)
何晶